虚廊明月静,冷华印碧,绣幕掩流苏。昨宵曾梦到,为问伊行,莫也梦人无。
芳草易歇,■■陌、绿怨蘼芜。浑又忘、匝地杨柳,惊起夜啼乌。
音书。云沉青翮,雾隐丹鳞,总相期无据。空自怜、吟消诗瘦,影换灯孤。
相思堆砌离肠结,甚至今、觌面仍疏。重见了,拚教还学当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