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诸将至今多卫霍,伫看露布上龙楼。
- 河朔毡庐千里迥,泾原旌节隔年留。
-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
白池:盐湖名。在今盐池县北,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之北大池。古盐州:南北朝至西夏州名。 豁,开阔的样子。眸,眼中瞳仁,泛指眼睛。
河朔毡庐千里迥(jiǒng),泾原旌节隔年留。
河朔:地区名,泛指黄河以北。迥:远。泾原:唐方镇名。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亦借指节度使;军权。这里是作者自称。隔年留:意为自己在这里又多呆了一个年头。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qiè)壮游。
辕门:军营的大门。菊酒:即菊花酒。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雁塞:泛指北方边塞。惬:满足,畅快。
诸将至今多卫霍(huò),伫看露布上龙楼。
卫霍: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著称,后世并称“卫霍”。伫看:行将看到。露布:不缄封的文书。亦谓公布文书。龙楼:借指太子所居之宫,此指朝堂。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