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日苦炎热,逼则悲昏明。五内既郁沸,四体如沃蒸。
夜来如雨过,爽气嘘清泠。绿荫舒且坐,驾言思我朋。
肩舆渡长陌,奄忽至西城。相知二三友,坐我居广庭。
温言慰缱绻,促席喜弗胜。旨酒荐馨嘉,时物亦合并。
大斗瓷深酌,严令复兼行。剪烛不见跋,兴洽杯自倾。
古来重久要,胶漆皮喻情。归路倍踟蹰,恍惝复屏营。
终晚不能寐,旭日已旦升。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