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天子征北戎,甲兵耀日旌旗红。千车万马咸阳道,金鼓喧阗尘蔽空。
儿夫本是良家子,应募仗剑思掳忠。去年相送都门外,死生决别何时逢。
音书欲寄鸿雁绝,梦魂欲到关山重。风霜万里黄龙塞,战伐三年青海东。
少时岁月急如箭,镜中绿鬓成霜蓬。纵图麟阁丹青像,其奈深闺憔悴容。
官家且下轮台诏,将军休勒燕然功。旋车不独儿夫愿,六军更喜归三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