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之东当古道,有石突兀号丫头。苔侵藓剥风雨蚀,骨干耸削如镵锼。
不知何冤上诉帝,叫阍之势难稽留。草木焦秃仅比发,独瞰平皋疑秀发。
浅深丹颊耀晴霞,彷佛琼梳掠初月。行人踌躇眸子眩,痴女垂羊亦何别。
惜哉伪态苦冒真,土俗传誇疑有神。阴崖黝黑崩胁腹,石眼六七流嵌根。
君不见望夫崭崭亦顽石,似不徒然肖真魄。颟顸庙食尔何补,登进鸡豚始乘隙。
安得掷置八荒外,化作膏腴丰稼穑。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