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如君几。几曾夸、乌衣列戟,向来门第。咫尺樊笼偏谢却,裹足软红尘里。
应自信、筹之熟矣。惟有闲身消受得,第二泉、如镜山如绮。
判岁月,此中寄。
人生适意为佳耳。莫空过、持螯时节,听鹂天气。茶局纵横纱帽侧,一笑纷纷斗蚁。
那更觅、参同真契。辛苦还丹兼辟谷,总输君、独悟长生理。
看玉树,绕阶起。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