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实未易,定交良独难。胜已谢容悦,有来期必端。
明公迈往姿,劲气摩谏垣。确讱金石贯,博极溟渤宽。
遗经起凡例,射策凌孔鸾。睥睨汉庭右,言激壮士肝。
耻作子公书,肯弹贡禹冠。小试不尽妙,银章楚江干。
抱牍雁鹜行,欲作故时看。弹治非柱后,缩手心胆寒。
何尝扰狱事,民自以不冤。如卿未惭老,此语垂不刊。
虚怀望三益,阅此贤士关。要须得伟人,阔步未登坛。
拜公丈人行,摄衣许跻攀。反蒙补我劓,况复亲芝兰。
会心在简要,我言真觉烦。章成谢不敏,猥并劳一删。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