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下碧落,晚投清远峡。银潢注地来,翠壁连天插。
中含五峰秀,寺载三车法。龙归石有痕,犀跃无遗柙。
直钓谁得鱼,危矶待鸥狎。长廊览前题,习之最为甲。
物理求其全,用材无乃狭。浑诗亦可取,小雨才一霎。
未能臻甫白,源长流不乏。持杯聊酌茗,清风为停箑。
超然望日下,岚翠忽颓压。忍涕上孤舟,低头随雁鸭。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