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入忘返,山林往不还。念无高世姿,聊处可否间。
筑基仿崔巍,鞭石轻险艰。群玉相磊落,万峰正孱颜。
种树亦苍苍,激流复潺潺。湡浯歘在眼,昆阆若可攀。
自我婴世网,迩来须毛斑。丘壑成弱丧,簿书常自环。
及尔灭闻见,旷如远尘寰。岂敢同避世,庶几善闭关。
子牟困怀魏,谢傅悲徂山。兹焉可遗老,讵厌终岁閒。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