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佳处多荒僻,豹雾蛟涎断人迹。纵能陟险一登赏,重茧百休疲峻陟。
岂知城市有林泉,杖屦相从都咫尺。寻常四友会真率,茗具酒尊随所适。
竹风细细几席静,花雨冥冥巾帽湿。逸休方与圣贤对,观妙超然存目击。
吹台名士意领略,手弄蒲葵坐摇膝。吾宗盘礴拊长松,似伤材大时难得。
漳川野老气豪迈,陪谒龙颜秖长揖。琴书笑咏有真乐,不减仙翁戏巴橘。
九原死者如可作,应恨乌丝欠珠璧。兰亭滕阁久寥落,岁月转头驹过隙。
愿君此画更珍藏,此会他时恐难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