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大风起。纸钱飞作灰,散落千山与万水。旧坟间新墓,哀哀哭不已。
百役转沟壑,首丘宁有几。朝廷自忠厚,恻然念无祀。
天下向万城,科条戒乡里。缁黄施法食,县官具羊豕。
日昃天暝晦,阴灵集坛所。饮食歆飨馀,似闻相告语。
秋冬复继惠,有后竟何似。长林或扫松,荒阡谁挂纸。
生者不自给,死者长已矣。因思上世人,未明仙佛理。
诸儒动引经,不肯祭非鬼。推思九泉下,著令今代始。
从知征战场,饥魂怨千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