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僻(pì)巷邻家少,茅檐(yán)喜并居。
偏僻的街巷里邻居很多, 高兴的是跟隔壁的邻居在同一个屋檐下。
僻:偏僻。 檐:屋顶伸出的部分。
蒸梨常共灶,浇薤(xiè)亦同渠。
蒸梨常用一个炉灶, 洗菜也共用一个水池。
薤: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蔬菜食用。
传(chuán)屐(jī)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一同去采药, 夜晚读书又共同分享同一盏灯。
传:送。屐 :木底鞋。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qiáo)渔(yú)。
虽然住在城市里, 我们还过着像樵父和渔父一样的乡村生活。
樵渔:打柴、捕鱼。
译文
偏僻的街巷里邻居很多,
高兴的是跟隔壁的邻居在同一个屋檐下,
蒸梨常用一个炉灶,
洗菜也共用一个水池。
一同去采药,
夜晚读书又共同分享同一盏灯。
虽然住在城市里,
我们还过着像樵父和渔父一样的乡村生活。
注释
僻(pì):偏僻。
檐(yán):屋顶伸出的部分。
薤(xiè):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蔬菜食用。
传(chuán):送。
屐(jī) :木底鞋。
樵渔(qiáo yú):打柴、捕鱼。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