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侯不出何所为,闭门读书心自知。箪瓢陋巷君不厌,读书万卷能忘饥。
上参羲皇下秦汉,采取英华几脱腕。是非荣辱姑置之,忽若乘船到彼岸。
古人之学有传授,君生寂寞千载后。问君何以识古人,袖手无言坐清昼。
以此读书为尚友,是事渺茫人信否。人信不信君不问,松柏固难生培塿。
朝来落叶乱荒城,青山照人溪水横。往来车马作尘土,想君深夜读书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