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游京都,往来岱宗侧。仲夏山气盛,残阳半天赤。
朱栏互微径,局步凌石壁。浩浩万松湍,隐若风霆激。
灵宫映窈窕,幽泉鸣滴沥。暮霞澹余彩,仙路渺凄恻。
六龙驾不回,天门没行迹。秦皇与汉武,莓苔隐深刻。
晚入东岳祠,苍槐冷气逼。闳壮隔人天,神鬼森动魄。
入世厌尘土,干戈尤偪仄。终焉置吾家,长年饱山色。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