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法溯原汉诸陵,东京笔势弥飞腾。峻整总沿秦篆派,劲折不减秋天鹰。
贵从书史证文字,岂徒波磔区圭棱。恒山之阳大河北,荒原牧马糜寒冰。
残珉断璧随犁出,丰碑巨碣舆论凭。自非肝肠足古趣,俗学安得无疑憎。
茂堂高弟就李彦,寝馈载籍轻金缯。麾盖所莅勤剔濯,苍崖藓壁亲攀登。
上逮姬嬴下蒙达,郡斋甄录来古朋。二百五十有二种,稿草削对萦蛇藤。
陋乡岩谷缺毡蜡,归怀慨寄米园镫。河朔循吏有吾友,补亡欧赵同服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