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清飔发,树外赤日西。坐令天壤间,气候忽不齐。
解带席嘉荫,长哦壁间题。故应有神护,尘土不得迷。
前年款公门,鷤䳏亦已啼。今年复羁旅,庭莎欲鸣鸡。
西游有底急,触热忘卑栖。似为饥所驱,不计辙与蹄。
绨袍意弥厚,盘餐洗羹藜。磊块久不浇,醇醪代朝齑。
襄阳之新句,夜直难相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