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一秋穿堑兵多死,十月烧荒将未回。
- 朝庭遣使吾何补,白面渐非济世才。
- 河外孤城枕草莱,绝边风雨送愁来。
- 往事空馀元昊骨,壮心思上李陵台。
河外孤城枕草莱(lái),绝边风雨送愁来。
河外孤城:此指夏城(统万城)。绝边:极远的边地。
一秋穿堑(qiàn)兵多死,十月烧荒将未回。
一秋:整个秋天。穿堑:穿越护城河和壕沟。烧荒:古代北方守边将士,秋日纵火烧野草,使入侵骑兵缺乏水草,无从取得给养。
往事空馀元昊(hào)骨,壮心思上李陵台。
李陵台:指李陵的墓。
朝庭遣(qiǎn)使吾何补,白面渐非济世才。
白面:白面书生,诗人自称。惭:羞愧。济世才:匡世救民的人才。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