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下数尺,流水满池泓。虾蟆为得时,昼夜鸣不停。
几日饱欲死,腹圆如罂瓶。巨吻自开阖,短项或缩盈。
时于土坎间,突出两眼睛。是何痴形骸,能吐恶音声。
嗟哉尔肉膻,不中为牺牲。嗟哉尔声粗,不中和人情。
殊不自量力,更欲睥睨横海之鳣鲸。自谓天地间,独驰善鸣名。
万物聒皆龏,不知钟鼓钦钦,雷霆闳闳。应龙戢脑入海底,凤凰举翼摩青冥。
此时各默默,以避虾蟆鸣。何时雨歇水泽涸,青臭泥中露丑形。
失水无能为,两脚不解行。乾渴以至死,尽把枯壳填土坑。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