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经堂前饶众木,不与凡花溷幽独。旬日文书苦困人,眼前何物能医俗。
朝来绕树得休暇,忽惊身在锦绣谷。露萼回看红映窗,风枝卬见高过屋。
不嫌帘烛隔霄汉,但恨楼台少竹肉。添酒从招月下魂,宵深清梦犹难足。
闻道京兆手亲植,新年正及春景淑。当时廷尉聊戏言,雅话居然属餍腹。
讵知胜事偏我值,蔚蔚充庭如立竹。秋风两度牵诗怀,闭户蓬蒿森满目。
今来赏心已天幸,未免联吟更望蜀。花开安得二公同,传语西飞寄两鹄。
赏者不栽栽不赏,世间万事总回曲。后来桃李应更多,好爱棠阴勿轻触。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