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溪城北西风起,台构荒凉俯秋水。美人罢妆鸾镜尘,宫树长年落红紫。
我思宋祖行乐时,五云不尽来軿辎。锦筝银瑟度华月,碧纱翠羽生微飔。
当时美人坐台上,绿水青山互相向。野禽曾遂烟际来,翻得丛中数声唱。
美人於今去不还,白云夜夜愁空山。空山唯有石泉水,彷佛清泠鸣佩环。
台前野老头如雪,但云台构民脂血。请君当歌慷慨辞,毋俾今人继前辙。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