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何如事耕种,唇腐头童得饥冻。半生塌翼堕江湖,仰视群飞困嘲弄。
闭门诵说不知悔,时以圣贤资折中。饥来驱我向京华,为米折腰随所用。
一官此固初不恶,浪以讨论辞冗从。梅公据鞍殊矍铄,满腹精神比钱凤。
新诗借我快笔端,省向江南赋云梦。向来高门迩衡陋,杖履时来窥牖瓮。
今公三径为谁开,顾我五穷那易送。会当投檄复言归,时访祇园谈不共。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