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庐清溪中,年久半倾圯。圯者不复问,存者还欲倚。
老梅共横斜,撑拒临流水。有客念倾颓,赠粮令葺理。
负戴骇邻人,升斗分匠氏。仍缺石与木,来朝卖一豕。
力作何纷纭,痴儿间老婢。窗牖次第明,巷径复委委。
家人意颇贪,指点旧基址。乃欲典衣裳,更求广居止。
微笑谓家人,户外寒方始。且留此隙地,以待春风起。
我自荷一锄,种菜柴门里。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