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樟轮囷异枯柏,植根江岸无水石。风霜盘亘不计年,枝干扶疏讵论尺。
望中转柁愁易过,道旁掉臂真可惜。其下萧瑟枫林青,其侧参差茅宇白。
十年跃马桑乾东,双松诘曲慈仁宫。紫鸽翔舞避偃蹇,苍龙蜒蜿回虚空。
今来荒野忽有此,数亩阴雪争天风。当时万幕驻金甲,大树飒沓开神功。
勿言将压烦榱栋,傲睨高原川谷重。寒翠宁因晚岁雕,孤撑不畏狂澜送。
地近军城耀水犀,天开阿阁巢云凤。自古全生贵不材,樟乎匠石忧终用。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