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残龙尾横斜道,羸骖退食随年少。文书丛里过东风,欲写幽怀何处好。
天晴古陂南城南,城阴水碧金沙潭。是日宿雨林景澹,微波流影青于蓝。
寺前野亭向冥寞,狂飙吹尘暗廖廓。杂花红蕊寒且禁,幸不逢花怅零落。
亭中袅窕西楼开,远烟空翠山光来。渼陂波涛琉璃色,汉江春酒蒲桃醅。
直须对此衔金杯,捶琴击筑心徒哀。苍茫万事渺如昨,几度落日轩辕台。
凤兮栖栖不得意,东山绣斧流言忌。古来贤圣亦复尔,醉舞高歌吾老矣。
回头笑谢新少年,一生羞为时人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