羃羃江雨凄,江湾少人过。亭柱多漏痕,一兵藉草卧。
覆领闻微呻,呼痛不呼饿。面目经火焦,血肉土搀涴。
自言垂尽心,碎作万米簸。忆昨临战时,弃马将先愞。
同队兵五人,三者遽残剉。其一怜我伤,力疾冒烟驮。
顷犹依我旁,煮药守砖锉。生逃罪当杀,恐遭黠者逻。
遣其归报家,且免死同坐。但得尸还乡,速亡转堪贺。
偃地枯木巢,惨有病鸱和。如听招魂词,哀作楚音些。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