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华换、暖回幽谷,春到南国。梅蕊霜前乍白。兰牙雪里渐碧。
看树绕、云围乡路隔。漫淹滞、水馆山驿。料难向归鸿假双羽,思量总无益。
悲恻。谁怜飘泊踪迹。向日丽花明良时候,镇地长作客。
嗟恁样韶华,负了堪惜。欲归未得。愁镜中、双鬓那能长黑。
利锁名缰无休日。将年少、生生浪掷。又何况、愁催兼病逼。
恨春到、恼乱人肠,旅馆闭、垂帘不放东风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