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读书复击剑,如今按剑将逃禅。雄心岂向湖海尽,欲摄天地归蒲团。
鱼鳞不合尚鸣跃,怜君犹被嗔猿缚。纳之入匣悄无声,如鸟归巢水归壑。
四山风急号鼯鼪,虚堂嵌空佛火青。松萝藏云不知晓,白日欲雨天冥冥。
谁欤甘此坐衰朽,仍倚长虹烛牛斗。剸蛟不让佽飞先,成佛肯随灵运后。
侧身天地何处归,此意沈吟恨难剖。还君此图为君寿,毕竟生才天不苟。
神物会合当有时,黄郎嵲屼将安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