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乘船骑马,甚客里、光阴虚掷。无多薄游,真飞鸿过翼。
雪爪留迹。且住为佳耳,尚梅花千百,湖山香国。离居纵遣伤兰泽。
今日桃蹊,明朝柳陌。春来更当追惜。奈镜台病后,遥念窗槅。
酒阑人寂。望江天空碧。鱼雁沈沈,忒无信息。布帆明日行客。
似前月浮梁,迢迢何极。蒙头睡、不掀巾帻。浑不管、重利商人轻别,鼾声床侧。
离魂共、上下潮汐。只景纯、未取文通笔,差能赋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