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不踏金华省,苍头瘦马冲沙冷。拔剑不割金门肉,老寺残僧铛折足。
姑山草堂天下重,松菊东篱阅晋宋。园宅全因宾客荒,才名未逐风尘用。
嵚寄历落谁能嗤,烟波五湖足钓丝。秦淮垂柳楚州雪,病夫吟眺恒相期。
重逢酒楼下,色定还惊疑。浩荡江海人,何意来京师。
门巷疏花掩深酌,高城鼓角寒星落。总教世事属青云,但爱吾徒有丹壑。
拂袖长辞骠骑府,脱粟安用公孙阁。卢龙叶堕边霜来,江南林涧还秋苔。
知裘日暮何为哉,芒鞋竹杖无氛埃。留君不住羡君去,萧萧易水挥残杯。
龚鼎孳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