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日出晴鸦噪,两桨閒寻虎丘道。宿雾犹含堤上花,流云已渡波间藻。
红栏上下傍水行,画船歌吹来倾城。回帆不尽掺挝意,转幔时闻过曲声。
斜峙山桥甫能住,香车早趁山塘去。满街栀子未开花,几树垂杨自飞絮。
到门知是梵王宫,台榭连云曲径通。棕棚覆叶沽茶碧,漆柱遮油卖杏红。
我寻生公旧法席,蹇裳一上生公石。龙剸绝壁尚留池,虎去中林杳无迹。
登山四望更无山,但见山藏古寺间。绕地松楸看去密,空庭塔影落来圆。
修廊诘曲几回度,又听归鸦噪前路。夕阳一片寺门边,不识真娘在何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