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何意,竟珠沉玉碎,未消弥月。料是琼宫重谪下,做弄这番悲切。
绣褓萦尘,金钱委地,庭下芝兰折。夜台迢递,可怜谁与提挈。
犹忆病卧床头,娇啼宛转,似未甘长别。死死生生儿女债,青鬓渐生华发。
玉树长埋,灵香不验,寸寸肠如割。高台欲上,寒猿又复啼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