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风流,桃叶桃根,殷勤渡江。问珠娘娇小,可禁怜惜,璧人依旧,肯恣清狂。
豆蔻仍含,槟榔暗吐,不负华年锦瑟旁。须还忆,旧吹箫伴侣,缥缈相望。
谁云四海空囊。有入洛诗篇使粤装。是未经霜雪,炎洲翡翠,却归烟雨,镜水鸳鸯。
他日朝天,画眉垂问,阁贴更题陆女郎。金环在,把一编新语,分付青箱。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