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身世似飘蓬,门掩黄花一径通。雨过悬崖霜叶坠,雁归沙渚夕阳空。
閒知有味心难肯,老去悲秋赋转工。
无限故人头已白,怀思应在月明中。
最团圆处是中秋,好月那堪独上楼。
尘世总经沧海变,烟波仍驻古今愁。芙蓉欲绽溪边脸,鬓发还应雪满头。
笑倚阑干吹铁笛,夕阳惟见水空流。
庭锁荒芜独夜吟,茂陵扶病卧西林。素书千载留孤影,碧落片云生远心。
水落平沙低度雁,月当高竹见栖禽。
寒衣处处催刀尺,又听西风一片砧。
日下繁香不自持,红泉翠壁薜萝垂。
鹤和云影巢高树,蝉曳残声过别枝。万古风尘供醉咏,一轩秋雨对僧棋。
分明更想残宵梦,暗指遥山学画眉。
十里蒹葭雨尽收,坐深河汉傍人流。
萤低夜色栖瑶草,柳送乡心入酒瓯。山石断云迷旧路,石门斜日到林邱。
芙蓉帐冷孤舟暮,怅望空怜季子裘。
年来踪迹近何如,依旧风尘一客裾。
江塔眺山青入佛,池荷覆水暖依鱼。逢人耻作千金赋,杰阁空藏二酉书。
世事浮云何足问,起挑残烛独踌躇。
道似危途动即穷,寂寥谁与此身同。三秋落木清霜下,万点流萤秋草中。
绛叶从朝飞着夜,苍苔因雨却成红。
往来欲学张奇翰,南渚未明寻钓翁。
每到高斋强展眉,閒身事少只题诗。
石床扫叶安茶冷,渔浦惊风下钓迟。客路远依红树宿,深山长与白云期。
潸然回顾难消遣,花落月明空所思。
江亭野色静年芳,节序催人昨夜霜。
秋馆残池荷叶歇,柴门临水稻花香。半溪细雨敲寒竹,万里沙鸥弄夕阳。
取次花丛懒回顾,海天愁思正茫茫。
重叠愁肠只自知,多情兼与病相宜。寒泉泻意琴三尺,花影横窗月一枝。
为客正当传雁日,前程况是听猿时。山行水宿水知远,空向沧江梦所思。
丘壑偏宜隐者居,萧疏短发映清渠。
从来裘马饶攀桂,不道山林笑学竽。花覆残棋人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茫茫归路在何处,空有西风锁敝庐。
数亩池塘近杜陵,西岩一室映疏藤。
水声入夜静堪听,山色逢秋始可登。
松下恋巢寒雨鹤,溪边扫叶夕阳僧。尘冠却挂知閒事,移住中峰再上层。
山城静土隔尘寰,高敝吟轩近钓湾。
水露沙头无客泛,春来江上几人还。烟波惨淡戎衣满,花鸟微沾岁月閒。
衰飒不堪频对镜,鬓毛殊改旧时斑。
年少风流去不回,红颜白发递相催。
误攻文学身空老,潦倒乾坤酒数杯。
何处马嘶残麦长,一声蝉送蚤秋来。
牵情景物堪惆怅,独抱瑶琴扫石台。
不知何处写离忧,剑气徒劳望斗牛。
山色遥连云树晚,溪声凉傍客衣秋。情多莫举伤春目,句妙相容隔岁酬。
故国别来桑柘尽,前程惟有一登楼。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