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凋耗鬓毛衰,劫火光中第几回。无可奈何教老去,有时猛省忽愁来。
师崇道学原非伪,客寄苏州却类呆。明日重阳又佳节,得钱且醉菊花杯。
笋舆咿哑来,路转此歇脚。长内挟秋下,深意满万壑。
两崖限东西,里有一带天。老蟾更多事,驾月下潺湲。
去去山转深,树下益凄冷。时有月乌飞,间碎梧桐影。
银床绕周遭,一规寒浸水。试敲拄杖看,恐触蛟龙起。
借榻卧云屋,攲枕仔细听。误疑鸣珂声,不知水泠泠。
至宝不自献,韬藏亦英华。馀香被草木,秀擢幽岩花。
石壁自磨砻,三叹用不久。如去到人间,为侬洗尘垢。
金翰振晓近天威,玉宇循琼昼影迟。曾上大裘头上看,暧然可爱是冬曦。
少壮东堂奏捷功,浮香仙籍继家风。年年占得中元景,一颗冰轮照九穹。
气运由来有盛衰,循环久已见天机。黄山云散无尘滓,上将腾光入紫微。
虎头燕颔足奇谋,玉帐兵形象水流。此去关河应不远,上方拟筑望英楼。
夜上南楼望玉京,将星光底寿星明。不须便即骑黄鹤,且为皇家致太平。
画戟门边春昼长,鼎新模范宿淮阳。吏人傒眼报公事,一瓣浓薰班马香。
智愚上下尔自异,尺寸不差公短长。毕竟昌黎仍旧好,何曾人说段文昌。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