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天泼墨,风剪僵云,压高城西北。夜乌声寂,清晓望,门外千岩俱白。
四乡春雨,可明岁迟来芳陌。问几村红到梅花,望断灞桥诗客。
一筇思踏峨眉,把天地装成,银样仙国。松杉盖顶,邀酒伴,群玉峰头吹笛。
燕山风大,想埋尽长安铜狄。叹两层鹤梦都非,冻尽尧年春色。
多生此味难灰尽,濛濛一丝沈水。虚白窗深,小红身热,辨不分明花气。
垂帘到底。正倦绣无眠,银荷春醉。袅入闻根,灵犀缕缕透心字。
相逢者般火色。个侬添炷否,幽绪难理。新梦萦边,回文幻出,宛转柔肠春腻。
霞思散绮。愿世世兰因,梵烟成穗。正爇梅檀,步摇风又起。
一年心。送君上青霄,浊酒聊斟。岁聿云暮,有银罂翠管,前梦沈沈。
垂老长逢浩劫,问生涯、梅花笑难禁。灯一点,厨娘下拜,应断灾祲。
行程止七天路,算曰归除夕,春又骎骎。为问天上,羲轮一转,可判阳阴。
帝所曾闻极乐,又何事群仙鍊黄金。玉皇笑,红云护我,躲到而今。
圆冰化月。问是它是我,心事怎说。莫道无双,香玉分明,呼将妙子如活。
新妆作意窥侬样,向鬓角秋波斜瞥。笑夜来百种春情,都怕与卿相涉。
明是空花一片,画中画不到,如此清绝。错认郎心,触了江头,两两桃根桃叶。
梨花湿透真真影,想浴后微遮裙褶。漫等它夜月魂归,放出寸光全摄。
春韵盆花。傍寒梅数枝,开遍残腊。天与燕支声价,紫云谁压。
应透香风指甲,屠苏醉双鬟偷掐。前生是长乐宫人,九华灯照金鸭。
沈思去年浩劫,对葳蕤细朵,愁诉红蜡。无草忘忧,将赋小园先怯。
今又新丛半榻。才熟了,铛心羊胛。羞人是冯道长生,借它名字无法。
天在山中,六换年光,依然千门送喜。似儿时,还祝岁丰,愿人间普销兵气。
燕子生涯,桃花世界,钧天梦里。领全家贺新春,尊前心事提起。
念正朔随人,衣冠易代,不才今老矣。自紫陌朝天,乌台削草,历定哀间,一一中华麟史。
到馀生,斜川无地。舍陶潜,义熙谁记。一杯酬长命,问此后东风,过丁年是谁丁巳。
梦痕日日数花风。满城山、春气葱葱。三载故人书,南天路隔烟鸿。
衰颜似、病叶霜红。亡新世,江上经时鼓角,浩劫乌栊。
剩人间弃妇,血滴泪珠浓。
山中。研朱点周易,今莫问、汉馆隋宫。坊径委铜驼,尽绿乱草茸茸。
后千秋、且付天工。龙眠翠,聊守方姚故册,断送龙钟。
忆宣南万念,如雪比僧慵。
香魂秋晚。道过了重阳,瘗花东莞。细草燕丝,绿得檀郎肠断。
棠梨殡宫一所,哭春云粤山回雁。留下文姬小集,印泪痕千点。
算此生离别事何限。总沧海无家,人远天远。未老篁溪,梦里钓丝全乱。
牵牛凿天不到,盼银河、碧鸾飞转。渺渺愁心,万古有佛桑花见。
松风吹梦远。记金山焦山,听潮秋晚。九月江南,挂片帆西上,楚天回雁。
艾叶滩声,流不尽桑田清浅。即此生绡,前世今生,史材千卷。
今又乡城春暖。怅燕子东风,杂花围县。谷口王官,赖草堂赀助,故人心眼。
海国风涛,愁秪在玄黄交战。共尔何年安枕,髯龙翠馆。
疑呼妙子过稠桑。小桃花、旧葬江乡。看陌头、草色唐年绿,魂夜夜、定到君旁。
荣州郭、一声风笛,可重吟夜郎。便幻作蕊珠仙子,路入唐昌。
堪伤。从销石镜,算人间、不尽兴亡。古今一例,身世流落,锁骨埋香。
为井边、风流艳史,艇子曾系横塘。销魂处,输与芳铭,好事东阳。
锦城灯又歇。南飞鹤,过了苏门一月。岷峨此高节。
借松醪三奠,香通奎阙。多时战血。坐中人、都换素发。
似仇仙命否,经八百年,一般磨蝎。
悽绝。金莲玉局,孟博渊明,梦痕重叠。风波片叶。三生影,托禅窟。
望西眉下拜,上元春暖,梅花同社尽发。记熙宁丁巳,公正济南咏雪。
小星红得奎光小,除非能一堂双寿。苏小乡亲,维摩天女,名在魏城君右。
蛮腰素口。愧九死无家,百年相守。党传篇篇,扫将眉翠大峨秀。
罗浮前世道士,慧根磨不尽,重奠杯酒。白鹤新居,绿毛幺凤,记礼塔仙时候。
梅花半亩。拜百子裙边,上元灯后。袅袅香魂,干儿携到否。
西京如梦短。似金铜仙人,露盘辞汉。四壁成都,为五陵芳草,酒边肠断。
故国骖鸾,魂一夜、簪山千转。庾信生涯,萧瑟江关,一声秋雁。
赢得中仙词卷。笑记曲箱中,可收田券。按拍花前,赖小红知己,玉箫春暖。
我亦愁乡,嗟半世、齐谐同传。若问虚名身后,嵇康性懒。
麻姑到海贩红桑。便蓬莱、不算仙乡。思十年、此日长安去,愁病在酒后灯旁。
劳生味,遍餐黄蘖,是羞郎怨郎。奠一滴纸钱风里,可认王昌。
神伤。当年奉倩,到如今悟尽凡亡。玳梁燕子,含去花片,落水无香。
自别来扬州一觉,处处萤火雷塘。神京事,春风春雨,梦冷昭阳。
四乡渐绿,趁早莺春原,一访黄冠。荒冢农归,断碑牛卧,贫来出世都难。
四围范宽。引乱山青到窗前。似当年、二月崧阳,雪晴三十六峰寒。
墙角一株何树,认霜馀破叶,蜕抱枯蝉。香国移春,丹房分种,花名记入鱼笺。
待栽石船。筑镜漏新号思娟。到秋深、艳锦围城,道人来醉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