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面鬷明已见心,新篇来往得规箴。百年浩气充天地,一缕斯文自古今。
南徼青山怜远别,中天明月照孤吟。论交愿保坚贞操,雪后松筠翠更深。
停舟指点水云东,四野无尘眼界空。醉比杜陵忘酒债,穷非梅老见诗工。
千山草木三秋雨,两岸人家一笛风。笑我同心不同赏,病怀萧索鬓飞蓬。
边徼南来第一楼,远吞荆楚接神州。元规谈咏饶高兴,德裕经营著令猷。
阃外山河千里镇,座中风月四时收。登临不尽忧君念,怪得骚人鬓易秋。
相逢那忍别旌旄,心易生蓬鬓易蒿。千里树云愁外杳,百年山斗望中高。
公权笔正心先正,太白诗豪酒亦豪。不但外台纲纪重,清风仍旧满西曹。
惜别愁肠日九回,青山迢递有诗来。数缄珍重披云锦,五色光芒烁斗魁。
郢下阳春真妙曲,濂溪风月属多才。疏愚独幸承清教,山径蓬茅次第开。
垆锤风水事非难,老我羞弹贡禹冠。对酒独忘身外事,论诗同慰客中欢。
宦情未必羁张翰,人望先当起谢安。重到玄都应有感,碧桃零落不堪看。
赤宝山前一草堂,烟霞如锦石如羊。江流总是英雄恨,化雨犹沾草木香。
贤尹作兴文未丧,儒先题咏笔生光。蛮邦声教今沦浃,佩服诗书重五常。
平昌坡前烟雾开,光风送暖入亭台。当筵宾主三人共,映座江山四面来。
曲遇周郎频著眼,酒因何逊更传杯。遨头不是耽行乐,自有阳春被草莱。
霄汉飞腾见羽毛,花封抚字不辞劳。生前德政舆人诵,身后贤名圣主褒。
流水汪洋遗爱远,青山崒嵂故祠高。堂堂肖貌今殊昨,换得中丞獬豸袍。
制锦遗芳直至今,双流祠宇倚云林。一生贞操莱公柏,千古清风子贱琴。
赠典重加都宪秩,来思难尽小民心。旧时惠爱知何限,山共崔嵬水共深。
俯仰无惭乐有馀,茫茫天地即吾庐。囊琴赵老常携鹤,弹铗冯驩非为鱼。
笑把尘缨临水濯,醉携椽笔傍崖书。镇阳洵美犹吾土,满眼江山画不如。
踏青遥入乱山中,共喜琴尊半日同。笑弄清泉临白石,更看飞瀑挂长空。
旱来欲祷桑林雨,春老频占花信风。落魄天涯吟正稳,此生元不为诗穷。
叆叇云边玉峡开,两崖相对碧崔嵬。树从黄凯村前绕,水自白羊塘上来。
酒至不辞先酩酊,诗成还欲细敲推。眼前胜景看难尽,落日滩声一棹回。
插架牙签比邺侯,结茅遥占郡西头。林塘百亩宛如画,风月四时都是秋。
积善尽推家有庆,世官宜与国同休。书香一脉如溪水,今古滔滔不尽流。
亢阳骄虐近秋初,喜得甘霖数日馀。众念精诚宜有感,天心仁爱岂为虚。
名亭拟续坡翁记,志瑞无惭鲁史书。六载专城频望岁,西风禾稼满菑畬。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