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俱是异乡人,逐队随行二十春。铃阁肆筵熊掌脆,凤楼回首落花频。
朝廷有道青春好,霄汉无云日月真。谬接鸳鸾陪赏乐,年年依旧物华新。
蓬莱缥渺五云东,暖簇桃花片片红。
一代交游非不贵,几年辛苦与君同。
相如渴后狂还减,宋玉愁多赋未工。愿得贤人均出处,麒麟图画首肤公。
往事凄凉十二楼,道家山色接罗浮。白云正傍人行处,流水直穷天际头。
凤鸟不来梧易老,神仙何在世空求。登临几度成惆怅,落日凉风满眼秋。
毛羽照青春,衔泥不厌频。画梁高处好,谁是捲帘人。
细剪银河水,并刀不露痕。南枝春意早,别是一乾坤。
奉使恩非薄,香河路不遥。如何离别后,情绪便萧条。
白鹤归华表,苍苔没古碑。桥前呜咽水,犹恨禄山儿。
古寺螺山上,登临恨未能。临风闲驻马,看破白云层。
云连关上山,草暗山前路。扰扰防边人,何时罢征戍。
宗元敦友义,愿以柳易播。古来势利交,徒为青史涴。
云汉星初落,扶桑日未红。介山青满眼,相迓出城东。
天宇净无云,一钩初月新。清光偏有意,先照远游人。
一犁烟雨昏,四野春云湿。村前布谷声,牛背寒鸦立。
断厓暗芳草,滑石多莓苔。夕阳争渡客,何不早归来。
浮云本无根,触石成遛逗。题诗扫石镌,无用拂红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