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别罗浮岁几更,暗香疏影每关情。如今同醉东风下,人比梅花分外清。
世事多虞念履冰,旧交零落半晨星。何当早遂投簪愿,来共山中结草亭。
风动莲房水不惊,珍禽翔集羽毛轻。玉楼谩说为巢好,得似闲塘意味清。
思亲曾拟上封章,却驾星轺到远方。今日渡河增感慨,水声犹似劝还乡。
寥落荒城数亩低,白云山下北平西。桓公老马今何在,草树霏微路欲迷。
暖入新年淑气回,律端消息起浮灰。东人却讶皇华使,带得春从天上来。
浴罢温池百体轻,天风两腋助清泠。痊疴去垢浑閒事,须念汤盘九字铭。
被发佯狂不为身,忍看家国遽沉沦。平生方寸谁能会,孔氏三仁语最真。
力谏无能悟独夫,明夷心事更谁如。九畴不向周王授,后世何由识洛书。
东藩制度旧封君,千载遗风尚礼文。欲吊英灵何处是,夕阳荒草锁孤坟。
古洞深中别是春,烟霞为侣石为邻。桃花流水溪桥路,恐有秦时避世人。
榛莽丛中一树春,玉容娇媚不生尘。山深地僻凭谁管,自有东风作主人。
半月山行苦未休,一尊谁与破春愁。绥宁道上频翘首,为有乡人在靖州。
燕舞鸠啼日欲斜,郡庭浑似野人家。残书半掩开帘坐,风捲蓬花似柳花。
宪府才名天下知,岁寒冰雪共襟期。边城有喜江山动,正是廉车欲到时。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