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圆时半不明,非缘掩冗复何情!更无云表真消息,钟鼓盆罂乱自鸣。
孤篷如磨绕汀沙,叶满平湖藕未花。回首竹西亭渐远,一江烟雨酒旗斜。
有后深知晋国贤,伤心不为海南边。相逢莫笑无多赠,犹是词垣旧俸钱。
高阁秋风树半枯,连山更带雨馍糊。幽人把钓空江上,纵有扁舟不受呼。
久别云林旧草亭,南江都邑岁雕零。可怜此夜长空雁,正在青松树底听。
俗客过门应有数,祇言浑似野人家。小斋高接万林杪,坐见城南城北花。
承闻舟楫向河干,久别深思再见难。已具一尊林下酌,好来共慰百华寒。
学到逃禅自一家,洗空尘墨印江沙。笔端不有兰亭骨,莫写园林雪后花。
云间列岫映朱楼,江水东来打石头。不是行人惜光景,人心旧有帝王州。
老树昂藏倚岸隈,祠灵经岁锁苍苔。豚蹄卮酒能多少,便有群鸦旦暮来。
曾谒聊城太守归,吏扶残醉踏斜晖。重来柳下停船处,太息人间万事非。
湖面春深煖气匀,青芜未陨已知春。沙湾散驻张鱼客,苇室时惊射雁人。
东晋真人尚典刑,石函故在药飘零。阁前正是升仙处,云路笙歌少得听。
懒慢辞朝梅子真,空山祠庙已千春。自从上疏东都后,不见江湖有直臣。
无多林屋冠青山,长子成孙鬓未斑。问我乡原何处是?半生江海未知还。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