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古城东,千岩半梵宫。冒寒寻水石,尽日倚虚空。
钟鼓何须急?壶觞亦有终。翩翩北海寺,碑版翠无穷。
未识沙场苦,空曾奉使来。讵知羝乳约,不抵雁书回。
汉节风霜古,胡笳旦暮哀。谁怜太史令,心为故人摧。
雨歇青林迥,虚斋生夕凉。帘帷方度月,枕簟已怀霜。
地角家何在,云端路转长。慈帏近安否,归觐不能忘。
朝参不见承明庐,梦想三更尚是初。窅窅重山遮列炬,泠泠流水逐行车。
柴关响接群僧磬,草泽心驰上帝居。圣寿延长天广大,固应涵养及樵渔。
不解无愁祇遣愁,凭高试看水东流。一天鹭影摩仙阙,两岸蝉声送客舟。
肯信先生居锦里,不将夫子敬丹丘。如闻旧按蓬莱节,松下时时省钓游。
炳炳人间阮嗣宗,能诗飞动每愁侬。九霄丽日开鸣凤,六月深渊起卧龙。
前辈文章工祖述,后生师友系遭逢。一编欲返明珠寄,宝匣看君不敢封。
使君直节更无双,又拜浓恩出海邦。绝域朱幡兼皂盖,名园碧树倚清江。
山明残雪当松坞,岸断斜晖射石矼。愧杀会稽王子敬,过门未遂此心降。
尚书旧隐在匡庐,乱后传闻宅已墟。祠宇祇今谁荐鞠,鬼神犹自护遗书。
石泉宛宛输池细,川树茫茫映日疏。不识海昏熊处士,冥栖消息近何如。
十年身不到瀛洲,江上逢君又素秋。行李祇今何处在?看花须及俊年游。
沧波远去浮三坞,白日高悬照九州。大旱若将敷说命,贤良记取旧弓裘。
闻君暂与故交违,去逐西风落叶飞。看剑未成今夕会,拿舟定复几时归。
云开帝子黄陵庙,月过将军赤壁矶。事业还须各努力,收名即用绣为衣。
彤廷下诏简贤良,大府新开艺战场。一道风雷严号令,九霄星斗焕文章。
求材正合隆天爵,发策应当急岁荒。昨夜雨声传数点,争烧银烛待新凉。
晓星寥落动晴霄,双阙香烟近眼飘。警跸西来天影近,衣冠北上海光摇。
间因正笏知春漏,忽报箫声押昼朝。忝后词人虽寡陋,极知圣主体轩尧。
日上高城烟雾多,玉箫前路散鸣珂。开筵迥出清川上,对酒其如绿树何!
南极有星朝玉阙,中天佳气掖銮坡。长年不负经纶寄,愿及昌时养太和。
天香晓报出宫城,已办隅头合乐迎。黄鸟低斜冲队过,紫骝疏荡著班行。
百王盛祀无遗典,万乘深居有至情。失喜快传汤沐赐,礼官识姓未知名。
九重雅有舜仪刑,犹遣精神接杳冥。朱户瞻星扶帝座,清天分月下斋庭。
周旋宛若羹墙见,荐祼遥闻黍稷馨。归舍何人发新咏?郤兼鸣佩两边听。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