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还庐山留别社中诸子二首 其二

垂老生涯在石门,万峰积雪暗寒原。今心未易酬先德,古貌终难媚后昆。

海客已随春雁去,溪声应共陇花繁。流光冉冉干戈里,影息深云起自存。

佛山遇严玉寰提督奉召入京却赠

百粤如今海不扬,相江一战敌宵亡。始知事久论终定,足见功成迹逾光。

石勒岂能窥晋室,张巡全未失睢阳。臣心如水天心鉴,万里星驰入帝乡。

五月一日申刻睡起有感

闭门睡足申初起,峰转斜阳到竹扉。万里干戈馀此日,五年江海待忘机。

黄叶不教流水去,白云终向故山归。独怜跋涉同行者,失我三人泪满衣。

戊午归自岭外以中夏上巢云

山堂九夏无人到,策杖寻僧问石源。田尽树连迷虎径,云深溪断见松门。

当窗湖水浮衾枕,隔岫禅声入梦魂。徙倚忽思珠海日,不知身已在高原。

秋蝉四首

轻身高木可悠悠,断续酸伤独不休。观世已甘朝露薄,因风犹作岁华忧。

响彻千峰人在梦,生从一壑影临秋。若教似汝肠应断,白首难为玄鬓愁。

秋蝉四首 其二

历尽孤危动蔡琴,华冠几岁遂投林。悲鸣竟日终何语,静抱长松只此心。

万里秋声风切切,一枝寒色月森森。最怜客泪伤南北,都在离怀湿曙襟。

秋蝉四首 其三

无求不敢向人清,繁响徒萦十里行。曾学金人长杜口,忽逢玉露自成声。

高栖未必全关节,弃秽难辞是近名。翘首长空如独诉,岂堪了了托閒情。

秋蝉四首 其四

衰柳疏槐影自单,微吟真欲寄琅玕。端绥有意陪高士,华首何心入侍冠。

飞映晚霞还就荫,饱餐朝露不知寒。绿阴深处情犹热,莫讶噭噭到日残。

与尘异论及姜山慨然有作

生别何云遂死离,百年人事不堪思。从今晤对知多日,忆昔绸缪已后时。

泪尽江河空滚滚,看穷日月自迟迟。寒山赖有安心处,收拾残编欲付谁。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 其一

鹿迹难寻木叶乾,紫泥何事到云端。一人显晦千秋系,百代楼台几日欢。

青松自荫讲堂静,画栋高临流水漫。不堪回忆读书处,鹤唳猿啼白昼寒。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 其二

代出真儒起陆沉,丁丁伐木振云林。乾坤重换新堂构,山水还能增道心。

晓月欲分香岫色,西飙谁辨峄阳音。曾从五百占名世,一睹遗风景仰深。

题三叠泉二首 其二

高山流水何年事,俯仰登临今古情。群岳欲干霄汉直,长川不共圣人清。

一条拖练探龙窟,千片摧冰护蜃城。顿入光中忘岁月,琉璃国里许谁行。

还庐山与尘异第一次对雪二首 其一

五年相失忽如昨,黯淡千峰暝色移。严冷投人偏欲近,洁清于世肯相期。

翠竹且教凌后夜,青松不敢傲当时。毋忘白首轻寒意,拥被为君赋雪诗。

还庐山与尘异第一次对雪二首 其二

君看五老与天齐,错落群峦影渐低。地轴压沉茅屋在,星辰无恙野云迷。

青青草树难为色,白白津梁易上泥。一夜红炉销不尽,晓疑明月满峰西。

净成阅工口占

当初结宇看容易,累石千层费巨财。宝殿未成迟佛住,山楼粗就即僧来。

欲移杨柳沿堤入,拟凿莲池对户开。双手如锥聊话会,一床锦绣待人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