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住处难如意,四十年居大众中。今日退閒犹我造,小楼高出与山同。
窗间湖水寒光淼,屋外蔬畦霁色葱。只有一般堪笑煞,或时富贵或时穷。
提瓶挈水非容易,久住都来信宿因。近学维摩空一室,还同鲁祖坐三春。
亲承尽是门庭事,道谊难为溪壑人。岂到白头方觑破,生涯谁道有天真。
广海闽山岂不安,几生梦绕紫霄寒。一枝已遂巢居乐,满腹宁忧河水乾。
未曾九十骄荣叟,坐断千峰笑懒残。宠去辱来看欲尽,刹尘何似太虚宽。
饥饱寒温总听天,生来不乞半文钱。非关性僻偏甘淡,只是人前耻受怜。
心里无求堪作佛,世间有欲岂能仙。从他瞋怪从他爱,我自堆堆白昼眠。
一程书信隔年还,细读犹能慰老颜。宝镜自传寒月夜,寂光常照老梅关。
重经古道疑来日,乍听新潮别故山。想到板桥回望处,几多人倚石阑干。
心閒性僻多幽趣,几许天真总著忙。退院七年成后座,归人三月滞南方。
更买邻山樵径断,多培修竹引泉长。若无愁病虚廊下,古木森森春草芳。
旧事荒凉不记年,残篇收拾倍悽然。西风叶堕梧桐后,山月寒生霜露先。
数历艰危馀老病,不堪绍续托林泉。难忘涓滴成孤负,虚愿何曾到眼边。
宦海波涛觉后惊,人间如梦信空名。东林不满陶公意,逵路殊深扬子情。
万里秋风催锦瑟,千门寒月驻霓旌。豪华易尽心难尽,谁向钟山悟此生。
何人并辔访山隈,道是寻僧乘兴来。入座翩翩今贾董,谈心落落旧宗雷。
云横谷口樵歌出,风过溪头牧笛哀。错比龙钟双舞袖,德云不在妙高台。
谁向峰头数劫灰,河清海竭两徘徊。新亭泪尽江山在,故国歌残禾黍哀。
落落燕泥秋社没,亭亭雁字西风催。渊明不解长林意,烂醉东篱任菊开。
羽檄星驰万里津,清秋白昼蔽行尘。五都无市三川旧,七萃何人六郡新。
衰柳不知承白露,寒花恰似倚青春。世间岂有西王母,周穆当年认未真。
国运谁当论短长,唐虞终古仰明皇。田横不死客仍散,诸葛虽生汉亦亡。
秋老渐闻蝉响促,日西惟见鹤归忙。尼山叹逝川犹在,试与当年圣者商。
三十春光一布衣,太平时节下重帏。金门待漏心偏壮,铁锁沉江愿始违。
悟物几年成远托,阅人今日已知非。川原垒垒还今古,叶尽秋林早闭扉。
达天委命是吾师,万古人心未易知。秋尽故怜篱菊早,春先犹恨柳条迟。
张良岂果为韩出,徐庶何妨与汉辞。谪宦吊湘哀贾谊,因人聊写在廷时。
天网恢恢不可逃,兴亡千载恨王曹。一生未易偿忠逆,当世谁知慎节操。
报楚伍员终过甚,酬知聂政亦云劳。满山霜气澄秋汉,纵步青云岂是高。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