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争盟祸莫逃,托名仁义直徒劳。杀人祭鬼宁非忍,犹自临戎惜二毛。
秦穆平生善用兵,孟明三败始功成。后人不识兵家势,异议纷从胜负生。
周衰夷狄最跳梁,楚入春秋势更强。能用一言存灭国,贤哉犹有一庄王。
唐尧授舜由天命,太伯奔吴避圣人。鲁隐效颦端可笑,逊威不正自亡身。
先君出会不生还,鲁弱无由可报冤。祢庙岂宜姜氏见,庄同何忍与雠婚。
庆父哀姜产祸芽,龂龂鲁道可胜嗟。武闱难起无人救,季子来归未足嘉。
东门无道敢欺天,过市哀姜语可怜。和气致祥乖致异,如公自合大无年。
周室孤危若旅人,诸侯谁复肯来臣。成公不是朝天子,假道京师会伐秦。
侯伯谁修二霸公,大夫专政自襄公。堂堂鲁国车千乘,翻在三家掌握中。
天地深恩讵可忘,寤生忠孝两俱亡。身从何出翻囚母,国是谁封敢射王。
诸儿帷薄可曾修,敝笱诗包两国羞。何事春秋尤讳恶,祇缘能报祖宗雠。
敌国行人讵可轻,等闲戏笑祸胎成。胥闾竟日知何语,回首齐郊已被兵。
舅甥杯酒结绸缪,岂忍阴怀盗贼谋。不听三臣言亦是,未须深罪邓祁侯。
齿发衰残志虑昏,谗兴妇口可心寒。不知尤物能为祸,却为骊姬寝食安。
章华台就国被繇,徵会诸侯意气骄。楚众已离犹不悟,近臣徒为颂祈招。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