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罗扇夜徘徊,望断银河鹊未来。何处海门潮送月,几年空照越王台。
剪烛联诗孰似君,多情无奈沈休文。扬州春月应无夜,祇为梅花瘦几分。
故人违我作仙游,世上应无百尺楼。一见凤毛翚五彩,尚思谈笑说吴钩。
楼中伯也兴不浅,座上中郎心欲归。晓蝶几番和梦去,秋鸿逐段拍波飞。
涌金门外秋如海,笑指青天白玉盘。此地别来添两岁,姮娥还怯夜潮寒。
沧江梅子雨丝丝,谷口书来念远期。爱道不官耕隐去,但悲风木起哀思。
宏兄身在空花室,梦幻无边苦忆亲。要认东风真面目,直教重见北堂春。
风雨祇园夜寂寥,对僧燃烛画山椒。眼明认得天台路,有个行人到石桥。
人人元自有神通,步步都行怖畏空。不是脚跟能踏实,如何到得大江东。
归来不负酒并琴,幽鸟南山伴好吟。一自卷中书甲子,钓璜千古不同心。
天挺神明不世姿,当时出处系安危。三分事势劳筹笔,未出隆中也自知。
万朵芙蓉在屋头,白云堆里见层楼。题诗忽忆云门寺,几度寻僧八月游。
龙姿凤质满中原,尽蹴秋风度海门。一匹不来践霜雪,沙场青草自黄昏。
澡浴霜寒带月嘶,皎如飞雪度春泥。圉人不可轻调御,花萼楼前晓仗齐。
骥子如龙势欲飞,圉人犹著旧宫衣。霜蹄残雪花无数,可是长安道上归。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