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东君,莫宠柳骄花,诱他年少。漏泄春光,多在这华胥道。
何事孤眠帐底,夜夜有、彩云飞到。似神君、为侬却病,引入上林祠庙。
睡乡即是温柔境,有紫玉、如烟相抱。刚则是灵犀一点,通却心中窍。
害得文园憔悴,那梦儿、偏生还要。愿生生、不作有情痴,长得安然睡觉。
傍疏篱,横斜几树,饶林下风味。嫣然一笑,早掩却三千,宫中佳丽。
盈盈仙袂谁同倚。自怜翻自喜。正雪满、山中无路,素娥寒拥被。
几日小窗试东风,为思君长是、粉憔脂悴。春愁凝,时时有,暗香飘坠。
可惜一枝零落也,空自赋、招魂芳径里。记当日、梦中相遇,月明天似水。
好梦谁同,有皓齿丹唇,人儿绝少。媚寝思香,远胜却邯郓道。
一声砌竹惊回,正月影、空床初到。拟欲赋、夜来神遇,荐枕在朝云庙。
缠绵一似春蚕死,向雪茧、窝中萦抱。乍可是云轻雨薄,未透相思窍。
嘱付惜春御史,领风月,让伊清要。把莺声燕语,安排莫使,幽欢惊觉。
禊节才过,冷落了风流,兰亭逸少。单枕无聊,心事向谁行道。
打叠鸳鸯绣被,好招取、梦儿来到。问何如、九疑黛色,帝子下黄陵庙。
愿将身化为胡蝶,粉痕死、向花心抱。浪说游仙留玉枕,枕内藏机窍。
望断美人何处,惭愧杀、灵修练要。看落花飞絮,殢人春睡,如眠似觉。
四壁秋声静。疏帘外、数点飞来破瞑。轻沾叶露,暗栖花蕊,乱翻银并。
有时团扇惊回,又巧坐、人衣相映。空自抱、熠耀微光,愿增照金枢景。
几番去傍深林,来穿小幔,高低不定。随风欲堕,带雨犹明,流辉耿耿。
隋家宫苑何在,腐草于今无片影。向山堂且伴幽人,琴书清冷。
画堂春静莺花丽,珍重为开嘉宴。金盘荐处,楚酪琼羞,吴羹雪片。
曲按檀槽,词翻玉茗,歌喉清啭。叹经年作客,销魂此际,不觉奈何频唤。
帘幕高张庭院。又火树、银花开遍。促坐藏钩,分曹戏彩,杯行无算。
小器易盈,一时沉顿,玉山将断。记醉中上马,明河欲堕,横参初转。
蓉炷初煎,花冠重整,小院四垂空碧。徙倚风前,听铜蠡清滴。
凝眸处,试问渡河人去,窃药人归何日。霄路迢遥,抱幽辉终夕。
正中庭、夜永无行迹。更难禁私祷偏羞涩。早是声喘频呼,吹麝兰气息。
坠金虫手自梳蝉翼。恁时光、莫道窥颜色。只影儿、袅袅亭亭,尽销魂也得。
携来一片石。直压倒、江上三山无色。名园堪永日。
有翠干萧森,明玕鲜碧。桐阴竹实。看联翩、鹓雏接翼。
问何人、领袖烟霞,身是东吴倦客。
犹忆。梁鸿庑下,梅福门前,旧曾相识。重逢此地,同访琼花消息。
待粗酬婚嫁,远寻禽向,五岳安排游屐。记他年、行药归来,龙鳞千尺。
夜波凉荐,晓杼声停,正鹊軿催驾。经年相见,料此时、一刻千金无价。
明朝何处,向云雨、峰头销假。怕有人天上含愁,碧海青霄今夜。
西风又报新秋,见珠露低垂,红兰初谢。旧欢如梦,多少事、记取金钗罗帕。
离情别思,任填满、银河难泻。倘佳期果似灵辰,拚受星孤月寡。
翠远如空,黛浓欲滴,帘捲青山无数。旧事难寻,春色总归尘土。
扑蝶会、如梦光阴,砑花笺、相思图谱。怪东风、不为吹愁,凝眸又见碧云暮。
年来沦落已惯,任一身长是,飘零吴楚。红泪缄题,恨字分明寄与。
想南楼、柳絮飞时,是玉人、夜来凭处。应望断、远水归帆,濛濛江上雨。
佳人难得。更名士风流,倾城颜色。候日衣轻,辟寒钿细,打叠受他怜惜。
为雨为云时候,非雾非花踪迹。分明似,似琪树交枝,瑶禽联翼。
当日。定情处,缠绵珍重,此意千金值。世世生生,朝朝暮暮,长似为欢今夕。
回首人间天上,往事依稀堪忆。前身是,是蓬山伴侣,玉清俦匹。
年少孙郎。算才地风流,合让伊行。思清零雨,笔挟秋霜。
佳句题遍吴阊。似方子当日,擘麒麟、高宴仙乡。奏新词,有停云芝盖,隔水松簧。
更饶大乔国色,俨麻姑玉女,矑盼清扬。钿翠轻飞,裙波小皱,人前微曳霓裳。
捧流霞一酌,擎来味、尽作沙糖。尽疏狂。任红尘人世,弹指沧桑。
画阁重帘深不捲。铜史黄昏催缓箭。那堪离别在兰时,梧桐落尽回心院。
夜长君不见。漏痕犹比檀痕浅。麝煤残,银筝宝瑟,信手拈来倦。
侧侧寒生霜瓦溅。眼底屏山千里远。南来孤雁己先红,一声天际堪肠断。
飘零秋万点。风条雨叶如相饯。最无僇,坐愁不寐,绛蜡和花剪。
几阵西风,凉气满、林下乍收残暑。极目江天,蹴雪惊沙,千里迢遥吴楚。
殷勤谢茱萸湾水,为侬好、向秦溪去。还恐怕、关山重叠,双鱼无据。
冉冉年光欲暮。正思归未得,含情谁语。待折疏华,寄取一枝,又远隔层城路。
倚楼人听断肠声,惊秋客到伤心处。江南梦、一曲潇潇暮雨。
富春七里,水拖蓝、游鳞堪数。看来往云帆,浅深沙石,渺渺青溪渔浦。
南北峰头登临远,望不尽、斜阳疏树。怅星子台空,桐君佩冷,旧游何处。
羁旅。又经几度,他乡寒暑。自芍药花残,樱桃梦醒,肠断锦鞋一赋。
谢客沧洲,潘郎绿鬓。心迹犹然朝暮。算只有、山中明月江上清风如故。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