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洪咨夔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挽阮宣义
宋代
·
洪咨夔
夜气精神饱,春风笑语酣。
修篁森道北,丛桂郁城南。
雨露荣三釜,烟云老一龛。
泷冈阡上路,秋思薄晴岚。
挽铜里叶提点
宋代
·
洪咨夔
养性居士白,用心承事黄。
春风花竹墅,秋雨脍莼乡。
简淡趋真谛,廉平絜义方。
志幽无长语,手墨粲琳琅。
挽万登仕
宋代
·
洪咨夔
种德谏议窦,处心承事黄。
池园花竹老,庭户简编香。
四世环叠采,百年酣累觞。
紫微身不到,丹墨付诸郎。
挽元寂王道士
宋代
·
洪咨夔
盘隐早具眼,栗斋仍点头。
丰碑俱好在,烂醉更何求。
院静桃开落,林深鹤去留。
翛然风露表,无处觅青牛。
挽章冠叟
宋代
·
洪咨夔
卷却青云靶,书来意转平。
於斯观所养,知不失其亨。
梧竹自师友,梅礬皆弟兄。
悲风吹梦远,不朽是乡评。
挽中书俞侍郎二首
宋代
·
洪咨夔
铨省承新渥,词垣访旧阴。
颓波回万折,断岸立千寻。
祗谓人犹已,那思昔异今。
时清犹愤死,天地是知心。
挽锺孺人
宋代
·
洪咨夔
夫没姑嫜老,年芳鉴珥新。
孤峰晴后雪,硕果剥中春。
命义生无愧,言容死未陈。
西风吹拱木,双剑合龙津。
晚径
宋代
·
洪咨夔
促织声来竹裹,凌霄花上松梢。
清泉白石心领,野鹤孤云手招。
晚莲
宋代
·
洪咨夔
飒然秋入井梧嘶,窗下红蕖始脱泥。
但有意开何论晚,纵无力不上嫌低。
鱼贪芳影机还熟,蝶怕深香路自迷。
更把闲情坚耐着,明年花秘屋檐齐。
晚凉
宋代
·
洪咨夔
樛枝阴合翠熏笼,曲曲斜斜石径通。
窈眇蝉声缲独茧,为渠立尽晚来风。
晚食
宋代
·
洪咨夔
从为此腹负将军,淡饭投虀现报身。
三月不曾知笋蕨,梦魂敢到水晶鳞。
万景楼次韵六绝
宋代
·
洪咨夔
过雁声中岁月侵,东流江水识归心。
峨眉天目高相似,多买青山尚及今。
万杉寺散珠亭酌观音泉
宋代
·
洪咨夔
苍杉拱立万夫长,破衲素封千户侯。
昨夜金仙失璎珞,寒光满地不曾收。
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二首
宋代
·
洪咨夔
故人寒踏龙门路,来听深山唱竹枝。
半世向人长落落,几回於我独奇奇。
淡交似水有余味,薄俗如云无定姿。
一点青灯俱白发,相看不语只心知。
王章
宋代
·
洪咨夔
皂囊盥手自封题,忘却牛衣忍冻啼。
一点丹心通碧落,岁寒宁负白头妻。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宋代】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元代】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两汉】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为著名。
【唐代】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两汉】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