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肯甘心薄倖名,南舣北驾怨三生。劳人只有空王谅,那向如花辨得明?
怕听花间惜别辞,伪留片语订来期。秦邮驿近江潮远,是剔银灯诅我时。
何须宴罢始留髡,绛蜡床前款一尊。姊妹隔花催送客,尚拈罗带不开门。
风云材略已消磨,甘隶妆台伺眼波。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眉痕英绝语谡谡,指挥小婢带韬略。幸汝生逢清晏时,不然剑底桃花落。
道韫谈锋不落诠,耳根何福受清圆?自知语乏烟霞气,枉负才名三十年。
美人捭阖计频仍,我佩阴符亦可凭。绾就同心坚俟汝,羽陵山下是西陵。
金釭花烬月如烟,空损秋闺一夜眠。报道妆成来送我,避卿先上木兰船。
客心今雨昵旧雨,江痕早潮收暮潮。新欢且问黄婆渡,影事休提白傅桥。
此身已作在山泉,涓滴无由补大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少为贱士抱弗宣,壮为祠曹默益坚。议则不敢腰膝在,庑下一揖中夷然。
曩将奄宅證淹中,肃肃微言謦欬逢。肯拓同文门畔石,古心突过汉朝松。
倘作家书寄哲兄,淮阴重话七年情。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诗格摹唐字有棱,梅花官阁夜锼冰。一门鼎盛亲风雅,不似苍茫杜少陵。
八龄梦到矍相国,今日五君来做主。我欲射侯陈礼容,可惜行装无白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