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雨敲窗,荷风展幕,垂帘又是黄昏。枨触年来,又是飘零湖海,吟身琼宫。
同集神仙侣,涤尘襟、跌宕琴樽。恁东君千叠,慈云不护灵根。
何堪独到寻芳地,怅绿僝红僽,脉脉无言,浅碧苔华,空留步屐香痕。
闲鸥有约休重说,怕相思、花也消魂。问能否天上,珊珊依旧文园。
横塘十里明如镜。描出亭亭影。闲鸥有约在花丛。莫教露房清冷又秋风。
探芳归去寻幽梦。隔浦衣香送。淡烟轻晕夕阳红。依约钗光人影水云中。
露片攒红,风梢亸白,装成七宝珠球。静悄雕阑,美人酣睡琼楼。
秋千罢戏靡芜径,一任他、春满皇州。甚枝头幽鸟,能言不诉闲愁。
瑶台云路稽应杳,喜灵根丽质,小降神洲。绰约丰姿,漫山桃李难侔,吟香幸有司花史,洒淋漓、玉案芳流。
祝东风、长驻好春,月月勾留。
亭台依旧。几日伶俜清影瘦。稳抱幽香。不管西风冷夕阳。
红楼十里。憔悴秋花秋老矣。莫问南园。绚烂春光别梦牵。
春样韶华秋样瘦。珍重王香,不伴闲花柳。劲节如君堪作友。
亭亭相对黄昏候。
幽岩香陨凉痕逗。楚客工吟,泽畔清歌又。纫佩人来凝望久。
珊珊悄影张罗袖。
一枕萦乡思。待花蝶翩翩,花间摇曳。怅无端、蘼径云蒙,酿作连宵风雨。
滴碎蕉心,催残莲漏,凄绝小楼谁共倚。倦剔银缸,看凤胫、香穗垂红,伴我薄衣拥翠。
溪南羁客,梅红骚侣,阴岑苔、一样愁滋味。缅故关、玉甃回廊,此夜落红几许。
又枝枝冷咽琼,卖花声里,送到碧天云际。
别恨悲今古。怅更番、婵娟花月,黯然南浦。万顷无情江水上,竟送片帆飞去。
独坐奈何天里。解下鸳鸯双绣带,并回肠、莫系行人住。
魂暗断,愁难诉。庭前百本临风树。最关心、离离红豆,雨朝风暮。
惨碧帘栊春事老,浪掷韶光几度。更寂寂、瑶台云路。
似水长宵寻梦会,拥寒衾、也无成处。湘枝泪。凝红雨。
携琴擪笛穿花去。小集幽亭里。别来草草度流光。又是露珠滴粉坠莲房。
知音人世能逢几。同解惺语。思君不见诵君诗。知否银缸挑尽独眠迟。
单衣才换闲抛绣。帘幕凉飔透。瘦容扶起立西风。怕见黄花憔悴一般同。
咫尺琼楼天样远。无计寻仙眷。蠲除愁病慰相思。日盼彩鸾云外降迟迟。
花气袭罗纬。瘦骨支持。半因愁病半因痴。九十韶光都过矣,辜负芳时。
启镜蹙双眉。鬓悴云低。博山香炉怕熏衣。为嘱小鬟休絮语,开到荼蘼。
鼓浪天池早。缅黔疆、慈云四荫,讴歌载道。似水臣心容啸傲,生怕江乡秋老。
趁故园、鲈肥莼好。裹束琴书初服遂,拚攀辕、黎庶声噪。
挂蓬帆,风正饱。花封宠锡丝纶诰。喜嗣音、凤毛济美,翩翩年少。
侥幸萍踪同小集,一卷琳琅贻到。三复玩、沉吟待晓。
想见乘槎浮碧汉,卜幽居、雅占蓬莱岛。溯型仪,熏香祷。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