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遁匪云远,清溪即故栖。崇楼邀月近,列岫泄云齐。
鸟至自相悦,人来乍欲迷。言访蓬瀛路,丹丘倘可梯。
出郭便如意,春光尽眼中。云衣浮石淡,树杪着霞红。
野渡新添水,村禽各占丛。桃源在何许,宛转未能穷。
为爱春流好,初晴即放船。林皋青带雨,江路澹生烟。
渔唱因风乱,莺花斗日妍。瀛洲应不远,凝望转堪怜。
空闻玄圃胜,何似碧溪行。积雪千峰白,斜阳一镜平。
舻移频挂藻,岸转只闻莺。信是沧浪好,中流试濯缨。
谁下陈蕃榻,青山有逸民。来从芳草引,坐与碧山邻。
中酒无虚日,寻花及好春。相看莫相笑,同是竹林人。
九江江水九流盘,彩耽朱旗霄汉间。七十二峰今夜月,龙门相对骆驼山。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