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山炉一炷香,三馀常得寸心降。直须了取诗千首,始可闲期璧一双。
梅润未能排絮帽,日阳只拟上云窗。伫公纳锡充前列,毋使迟迟出九江。
喜见丰姿眼倍明,从来事事胜公荣。相望震泽三江水,便隔秦关万里情。
连茹搢绅游北阙,如公文采似东京。举觞喜共留春住,为读新诗一座倾。
老我驱驰未得归,山中空挂薜萝衣。三台胜地松连菊,五亩幽居竹映扉。
黄卷青灯真我事,鲈鱼白酒亦天机。骚人往往秋多感,莫向登临叹落晖。
销沈壮气已无馀,尚有床头数卷书。再命岂宜居旧物,三乘只合乐真如。
脩门喜见平生友,穷巷何堪长者车。顾我久寻方外侣,按摩颇欲献呵嘘。
开缄韵语起廉隅,坐使心胸百想摅。公比士元方展骥,我如毛颖不中书。
烛摇冷晕人方寂,犬吠寒云月上初。北首故关山万叠,几时艰棘一诛锄。
浓阴深月作春悭,兹夕栖巢鹊不安。淅沥潜回连夜雨,缤纷遽作勒花寒。
色迷梅径香非远,声抑琴丝润未乾。西北高楼临缥缈,海山群玉得重看。
泛舟凭槛在蓬瀛,一醉心期任此生。满腹本来同偃鼠,吸川遂欲比长鲸。
归来尚带荼蘼露,梦想犹闻佩玉声。醉后狂歌能恕否,如今五日未全醒。
炎风踰月炽穹苍,稼穑如云已变黄。令尹为民躬血恳,神龙奋雨破骄阳。
高低禾颖芃芃秀,垄亩风回细细香。自尔屡丰应课最,西成先可贺仓箱。
告老吾君得挂冠,交亲犹肯问平安。连天秋色雁已过,满槛竹声风逗寒。
对客杯盘心共醉,催人节物岁将阑。但知适意山林去,不觉山头行路难。
初信东风入綵幡,自挑雪荠饤春盘。土牛又送一年老,野鹤不知三径寒。
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无人共跨南山犊,更作寻花问柳看。
江南春草绿,江北未开花。佳人在何处,迁谪寄长沙。
自君之出矣,龙香消宝衣。思君共明月,千里奉光辉。
自君之出矣,妆台生网丝。思君拂团扇,相与共提携。
捣香复筛辣,兵厨泻芳酒。天宇澄清澜,山中寄声否。
诵公十妙语,便觉舒华年。意与境俱会,超凌心欲仙。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